【编者按】由山东省政协“聊斋圆・界别同心汇” 主办,山东理工大学、我校文旅学院承办的“同心汇杯”新聊斋双语故事征文大赛圆满落幕,经专家评审委员会严格遴选,63篇佳作获奖脱颖而出。这些作品既继承《聊斋志异》文脉,又注入新时代理念,实现了古典叙事传统与现代文化意识的创造性融合,通过双语创作范式,搭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新桥梁,体现了文化“两创”的时代要求。本次评选结果显示,学校共有16篇文章通过评审并被确定为获奖作品,部分作品将在本公众号连续刊载。

作者介绍:高圣依,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旅学院2024级社区管理与服务4班学生,现任班级团支书,兼任院学生会宣传部干事,工作认真负责。
数字聊斋:灵犀代码里的狐仙缘
高圣依/淄博师专
在繁华的现代都市中,高楼大厦林立,车水马龙,人们忙碌于快节奏的生活。然而,在这座城市的角落里,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——有一间名为“灵犀阁”的旧书店。店主林夏是个痴迷古籍的姑娘,她常对着满架古书喃喃自语,仿佛能与书中古人对话。书店深处,藏着一本泛黄的《聊斋志异》,书页间透着神秘气息,每当夜深人静,书页总会无风自动。
这天,店里来了个特殊客人——戴着智能眼镜、西装革履的程序员陈默。他目光疲惫,在书架间徘徊许久,最终被那本《聊斋志异》吸引。翻开书页,一道蓝光闪过,他的智能眼镜突然故障,屏幕闪烁间,一个身着白衣的女子虚影浮现。
“公子可是为情所困?”女子声音空灵。陈默一惊,定睛细看,女子模样清丽,发间却缠绕着数据代码般的微光,自称是修炼千年的狐仙阿璃,寄居于书中,历经岁月,已融入数字世界。
原来,阿璃目睹现代人被快节奏生活裹挟,情感在虚拟社交中变得脆弱疏离,便想以己之力改变。陈默便是她选中的有缘人——他每日在公司与出租屋两点一线,与同事、家人交流都靠电子设备,内心孤独却不知如何排解。
阿璃决定带陈默体验别样生活。她轻挥衣袖,陈默的智能设备纷纷失灵,取而代之的是传统交流方式。起初,陈默烦躁不已,可当他被迫放下手机,与楼下早餐店老板闲聊,倾听老人讲述城市变迁故事时,内心竟涌起久违的温暖。
一次社区活动中,阿璃化作人形,与陈默一同参与照顾独居老人。陈默手把手教老人用智能手机视频通话,看到老人与远方孙子相见时的笑容,他突然明白,科技不该是情感的阻碍,而应是连接彼此的桥梁。
随着相处,陈默与阿璃情愫渐生。然而,阿璃的存在引发数字世界震荡,虚拟空间出现紊乱。原来,过度干预现实会消耗她大量灵力,甚至危及本体。面对危机,陈默与阿璃携手,利用现代技术与狐仙法术,修复数字漏洞。在这个过程中,陈默结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,他们共同创建公益组织,帮助人们平衡数字与现实生活。
最终,阿璃选择回归书中继续修行,她与陈默约定,待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真正和谐之时,便是重逢之日。分别之际,阿璃将一缕狐族灵力化作数据芯片赠予陈默,这芯片能让人们在使用智能设备时,依然保持对现实情感的敏锐感知。
此后,“灵犀阁”书店多了许多寻找心灵慰藉的人。陈默继承阿璃的心愿,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,推广“有温度的科技生活”理念。那本《聊斋志异》依旧静静躺在书架上,书页间的神秘气息,仿佛在诉说着新时代的奇幻故事——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,人们依然需要保持对情感的珍视、对善意的坚守,这或许就是新时代聊斋文化给予我们的启示。

作者介绍:郭云蔚,文旅学院,24级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1班。
云中锦书
郭云蔚/淄博师专
淄川河畔的电子屏亮起青绿山水时,我正在调试AR眼镜的定位系统。蒲家庄小学的槐树枝桠间突然浮现金色符文,孩子们举着平板追逐空中跳跃的《聊斋》词句,某行"一人二人,有心无心"的墨迹正巧落进我的镜头。
"姑娘识得这判词玄机?"穿汉服的虚拟导游自全息投影中转身,发间银簪闪过数据流的幽蓝她挥手调出三维《考城隍》剧本杀界面,十殿阎罗化作可交互NPC,玩家道德抉择实时生成善恶值——昨夜刚有位博主因破解贪官数字分身涨粉百万。
暮色漫过琉璃井,我们踩着青砖上的光影二维码走进文创园。AI皮影戏台正演《聂小倩新传》,机械臂操纵的油皮纸人甩出水袖,区块链技术将观众喝彩转为角色灵力。穿JK服的狐妖NPC递来任务卡:"收集三则当代清廉故事,可解锁《席方平》隐藏结局。"
突然警报骤响,某网红为拍猎奇视频篡改《尸变》剧情。虚拟判官笔凌空写下"造谣者削籍",篡改者的账号瞬间化作纸灰。导游轻笑:"百年前蒲公在瓜棚防着偷听狐狸,如今我们在防火墙里守着文化魂。"
子夜路过数字藏书阁,见白发教授正教AI写俚曲。方言数据库吐出的唱词混着电子鼓点:"二维码扫扫那善恶簿,云计算算算那清廉账……"几个留学生跟着全息投影跳起蹁跹舞步,他们的跨文化改编让《聊斋》在元宇宙开出了新枝。
临别时导游赠我云端密钥,解锁刹那,千万个正在创作的新聊斋故事如星河流转。归途无人机掠过河面,投影在水波上的《促织》新篇随涟漪扩散——那斗蟋竟化作数据卫士,正在清理网络蛀虫的缓存。槐花簌簌落进我记录的3D影像,每一帧都闪烁着四百年前的月光与此刻的星光。

作者介绍:张妍,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旅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学生。
狐仙的新使命
张妍/淄博师专
在繁华都市的边缘,有一座古老的图书馆。馆内收藏着无数书籍,而其中一本被岁月尘封的古籍,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。
一天夜里,图书馆的管理员小李在整理书架时,不小心碰倒了那本古籍。就在古籍落地的瞬间,一道奇异的光芒闪过,一只美丽的狐仙出现在他面前。狐仙告诉小李,自己来自《聊斋志异》的世界,一直守护着这本古籍,古籍中蕴含着聊斋文化的精髓,如今时代变迁,她希望借助小李的力量,让聊斋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。
小李又惊又喜,他和狐仙决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。他们发现,图书馆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,但参与的人大多是成年人,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不高。于是,狐仙施展法术,将古籍中的故事幻化成生动有趣的动画,在图书馆的儿童区播放。这些动画不仅保留了聊斋故事的奇幻色彩,还融入了现代社会的价值观,比如诚信、友善和勇敢。孩子们被深深吸引,每天都有许多小朋友来图书馆观看动画,听狐仙和小李讲述聊斋故事。
随着活动的开展,狐仙和小李发现,仅仅依靠动画还不足以让孩子们真正理解聊斋文化的内涵。于是,他们组织了一场“聊斋文化创意大赛”,鼓励孩子们用绘画、手工和写作等方式,表达自己对聊斋故事的理解和想象。比赛吸引了众多孩子参与,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创意和童趣,有的孩子画了会魔法的狐狸帮助穷人,有的孩子用黏土制作了聊斋中的人物形象,还有的孩子写了新编的聊斋故事,讲述狐仙在现代社会中保护环境的故事。
在这个过程中,狐仙和小李也遇到了一些困难。有些人认为聊斋文化过于古老,不适合现代社会,对他们的活动提出了质疑。还有一些人担心孩子们会沉迷于奇幻故事,影响学习。面对这些质疑和担忧,狐仙和小李并没有退缩。他们邀请专家举办讲座,向大家解释聊斋文化中蕴含的公平正义、刺贪刺虐等价值观,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意义。同时,他们也引导孩子们合理安排时间,在享受故事乐趣的同时,不忘记学习知识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,狐仙和小李的付出得到了回报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聊斋文化,图书馆的文化活动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。孩子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,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,还培养了创造力和想象力。狐仙看着这一切,心中充满了欣慰。她知道,自己和小李的努力让聊斋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了新的使命,那就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,培育有担当、有爱心的时代新人。
在这个充满科技和创新的时代,狐仙和小李的故事就像一颗种子,在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。它让我们相信,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、去传承,古老的文化就能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,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无尽的色彩。

作者介绍:李荣坤,文旅学院,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,先任校自管会信息宣传部成员,曾或挑战杯校级二等奖,喜爱打篮球,打羽毛球。
蜘蛛还恩
李荣坤/淄博师专
话说明朝时冠豸山附近有这样一个村庄,他们靠山吃山,世代耕种,也偶尔上山打猎,他们敬仰山神,认为山神会世世代代庇护他们。
村里有一个人,要说模样倒也是清秀,墨发玉面,挺鼻薄唇,尤其是一双眸子,时有慧光闪烁。
然而就是如此秀气之人,却是村里有名的怪人,只因这人走路时极爱看地,有时见到蚂蚁蜘蛛一类就马上避让,旁人不知他为何如此,只觉此人行事古怪,纷纷避让。知晓的人也不屑一顾,认为他假慈悲:天下虫蚁一类如此之多,你少杀几个又有何用?久而久之,这人就成了村里的“怪人”。
“瑞子!跟我们几个砍柴去吧,虽说祖上基业大,也不能光吃不进啊。”村里一个壮汉对“怪人”说到。这人是“怪人”的邻居,平日对他多有照顾。
黄瑞,自曜虺,也就是村里那个“怪人”应道:“好啊,说不定能捡到好多药材”
“瑞子你看好了,今天说不定能顺路打个野兔回来,瞧你这干巴样,回来给你好好补补。”
“那就先谢谢许大哥了。”这也是奇怪的地方,为何不忍踩虫蚁,却又能吃肉,或许这也是“君子远庖厨”吧。
“瑞子你先回去,天黑了,你又文弱,别被大虫叼去,我还得找找,就不信找不到兔子。”
“好好好,许大哥天下无敌,捉个大虫也没问题。”
“臭小子。”性许的大汉笑骂道。
黄瑞往回走的时候,忽然看见一只巨大的蜘蛛在路边,足足有巴掌那么大,浑身黑色,獠牙骇人,只是右腿断了两根,左腿断了一根。凄惨无比。这黄瑞也不害怕,他先是用一根小木棍点了一下蜘蛛的牙,这蜘蛛先是凶狠地扬了扬仅剩的右螯肢,似是再告诉他别惹我。
“我帮你。”仅三个字。
也是奇怪,这蜘蛛似是能听懂人话。顿住一会,趴伏了下来。
黄瑞拿出吃酥饼剩下的纸,“小家伙,你要是想跟我走就上这纸上来。”
而这蜘蛛竟真的爬了上来,只是爬上来之后就不动了,似是没了力气。
见此黄瑞忍不住笑了一下,从小到大第一次见这么有灵性的虫蚁。“身陷灾祸不自知,搭上性命也不值啊!”一个沙哑的声音响起,这是个面皮褶皱,长相难看的道士 。
“小生不如把这个给贫道,我能管住了这灾祸。甚至能让它成为解救灾病的药引。老道士说道。
“不给。我还是第一次见如此好看的蜘蛛,不能送人。”黄瑞说到,心里也想:说是药引,做了药引,可不就死了吗。
“愚蠢,等它咬你就知道疼了,快给贫道”说着竟想上来抢,黄瑞哪里会如他意,更加坚定了不能给的想法,撒腿就跑,这老道士腿脚哪有十五六的孩子跑的快,一会时间就不见影子了。
“难道老道与它无缘?这小生也不简单,惑心术竟不管用。罢了罢了,不是我的缘法就放弃吧。估计又是哪个世家,惹不起惹不起。”
回家之后黄瑞把蜘蛛放在了桌子上,然后翻箱倒柜,最终在一个抽屉里翻出一个木盒。
这盒子也是流光溢彩,不像普通材质的木头做成。打开之后有一棵小小的参。
当年黄瑞的父母给他找了个方士算了卦,而这方士算卦的时候就愣住了,随后从他包里找出了这木盒,说:“善待虫蚁,姻缘自从。这盒子里的宝药必须留给你儿子,然后有一天会有一只受伤蜘蛛,将宝药煮汤放凉然后把蜘蛛放进去,再滴一滴你儿子中指的血,你儿子会得非比寻常的福报。”
父母二人正要道谢,却见方士收拾东西,“不算卦了”三步并两步跑不见了。
父母正奇怪,却又听到一句话“化雷避人躲三灾,虫蚁亦助虺化龙。”再看方士已经不见人影了。
随后就要求黄曜虺一直如此,孩子也是听话,长此以往也就成了“怪人”。
这边黄瑞按照父母要求把宝药煮了,放凉之后把蜘蛛放进去,神奇的是蜘蛛腿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长出来,并蜕了一层壳,变成了白玉色的蜘蛛,再一眨眼,蜘蛛不见了,却是出现了一位白衣姑娘,其白发白眉,肤若凝脂。
不似人间色,仙姿亦出尘。
“火灾和雷灾都过了,本来我都以为要栽在人灾上,结果你出现了,恩公,也许这就是缘法,妾名玉珠,若不嫌弃,可否娶我为妻?”
黄瑞正愣着,只是点头,随后白衣女子一指点在
今我与恩公结为夫妻,此乃聘礼”随后一抹仙光没入黄曜虺额头里。
黄曜虺突然控制不住自己,朝天“昂~~”的一声。化为一条虺蛇冲天而去,冲天途中逐渐生出四爪脚,两只龙角,竟是化成一条黄灿灿的金龙。
这一幕连玉珠也愣住了,本意只是给夫君延寿的仙气,以便长相厮守,可不知为何会如此。
天空突然出现一人,正是那方士,只是如今仙光绮绚,哪还有凡人模样,口中敕令:“真心自然得真情,龙虫相伴升仙令。功德圆满,又得仙光,还不速速成仙?
这龙“昂~~”得一声飞下云来爬俯下来,一如当初的蜘蛛,请玉珠上了龙躯。随后直接飞至云上,奔入仙宫。
世人见之,相走奔告,渐次传承,成一段佳话。

作者介绍:张宸宁,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旅学院24级社区四班。
画魂师
张宸宇/淄博师专
青州城近日出了件奇事。城南画师柳无涯的肖像画,竟能摄人魂魄。
这夜三更,新任知府周明德微服来到画斋。烛光下,他盯着墙上那幅未完成的《仕女图》——画中女子眼波流转,竟对他眨了眨眼。
"大人也听说了?"柳无涯从内室转出,月白长衫沾着朱砂,"三个月来,已有七位姑娘失踪,最后都出现在我的画里。
"周明德按住腰间官印:"本府查过案卷,那些女子都是自愿来的。"
"自愿?"画师突然掀开袖口,露出手腕上七道血痕,"她们是被前任知府吴天禄逼死的!那贪官强征民女,玩腻了便灭口。我不过是用画笔...给她们找个归宿。
"烛火猛地窜高,墙上七幅仕女图同时渗出鲜血。周明德这才看清,每幅画的背景里都藏着半张扭曲的官脸——正是去年暴毙的吴知府。
"现在轮到您了。"柳无涯提起蘸血的画笔,"听说您昨日收了盐商十万两..."
周明德突然大笑,从怀中掏出一本账册:"本府假意受贿,实为收集罪证!"他指向画架后的暗格:"那里藏着吴天禄的密账吧?"
墨汁从画纸喷涌而出,七位女子魂魄化作青烟缠住画师。原来周明德早请了崂山道士,在官印上刻了镇魂咒。
黎明时分,衙役们在画斋地下挖出七具女尸。而新任知府书房里,多了幅特别的《清明惩贪图》——画中贪官跪地求饶,七位女子执剑而立,题款是柳无涯的绝笔:"以魂为墨,绘尽人间清白"。

作者介绍:李玥,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旅学院23级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。
墨渊奇谭
李玥/淄博师专
青州府墨渊山下,有个名叫陆明的书生,寒窗苦读数载,却屡试不第。这年秋闱,他听闻主考官贪赃枉法,悲愤之下,在墨渊庙前长跪不起,祈求神明主持公道。
当夜,陆明在庙中歇脚,恍惚间,一道青影闪过,一位身着素衣的女子翩然而至。女子自称青黛,乃墨渊山的守灵仙。她知晓陆明的冤屈,决定助他一臂之力,揭露科举腐败。
原来,现任主考官王大人与当地富商勾结,贩卖考题,致使寒门学子报国无门。青黛带着陆明穿梭于幽冥之间,收集王大人的罪证。他们发现王大人书房里藏着一本账册,详细记录着每一笔买卖考题的交易。青黛施展仙法,将账册的内容复制下来。
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,王大人的鬼魂察觉异常,率领一众阴差围堵而来。青黛与阴差展开激战,陆明趁机带着证据逃离。回到阳间,陆明将证据呈递给巡按御史。御史大为震惊,立即彻查此案。王大人及其党羽被绳之以法,科举恢复了公平公正。
此事过后,陆明名声大噪,许多人慕名而来求学。他想起青黛的帮助,便常去墨渊庙祭拜。一日,他在庙中发现一首诗:“墨渊山下诉衷肠,正义终临扫浊章。愿君莫忘清廉志,共护人间岁月长。”字迹清秀,正是青黛所写。
陆明将这首诗铭记于心,不仅在教学中传授知识,更教导学生要坚守公平正义,廉洁自律。他还根据自己的经历,创作了许多故事,融入俚曲之中,在青州府传唱开来。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,又蕴含深刻道理,让百姓在娱乐中受到教育。
多年后,青州府学风鼎盛,廉洁之风盛行。人们都说,这一切都始于那个墨渊庙前的夜晚,始于书生陆明与守灵仙青黛的相遇,而他们的故事,也成为了聊斋故事中又一段佳话。
第二期获奖作品展已为您奉上部分精彩故事。这些作品在传承经典的同时,以双语形式拓展了文化传播的维度。下一期,我们将继续解锁更多优秀作品,与您一同感受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活力,咱们下期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