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日的乡村,草木葱茏,生机盎然。淄博师专文旅学院“青禾绘乡村”社会实践团队,带着青春的热忱与专业的积淀,走进淄川区罗村镇开展2025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

一、师生共绘,以墙绘为纽带激活乡村肌理
“青禾绘乡村”实践团队由文旅学院组建,在学校团委和学院党总支的指导下,学院团委统筹安排,汇聚了由动漫制作技术、社区管理与服务、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、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四个专业的学生。
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,学院领导,带队教师全程参与深入实践一线,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工作紧密结合。专业教师从构图设计、色彩运用到技法表现等各环节进行专业指导,师生团队通过实地考察、方案研讨、联合创作等方式,实现了课堂教学向实践应用的有效延伸,带队教师做好日常生活安排,形成了教学相长、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。
实践团队立足乡村文化特色,以墙绘艺术为载体,将传统村落文化元素与现代乡村振兴主题有机融合。团队成员克服高温天气等困难,严谨细致地完成每一处线条勾勒和色彩调配,确保作品的艺术性和文化性。通过与村民的深入交流,团队准确把握当地文化特色和群众需求,使墙绘作品既体现专业水准,又承载乡愁记忆,成为展现乡村文化的新载体。
通过墙绘实践活动,学生们一方面提升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;另一方面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艺术活力,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有机结合。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,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


二、知行合一,以实践为课堂涵养青春担当
此次实践活动为文旅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教学平台。面对复杂的墙面条件和多变的天气状况,实践团队及时优化创作方案,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应变能力。当村民对墙绘作品产生文化共鸣,主动参与互动交流时,师生们深刻认识到艺术创作必须扎根人民、服务大众的本质要求。
通过“理论—实践—再理论”的循环提升,师生们成功实现了专业知识向实践能力的有效转化。多专业协同合作的模式,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跨学科思维,更彰显了乡村振兴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深刻内涵。每个专业都在实践中找到了服务乡村的切入点,每位学生都获得了专业成长和价值实现的宝贵机遇。


三、绘就新篇,以初心为底色延续帮扶情谊

本次“青禾绘乡村”社会实践活动虽已圆满收官,共完成22幅(共计241.359平方米)作品,。团队将把墙绘创作思路、过程记录和成果经验系统整理成册,该成果既为后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专业参考,也为青年学子参与基层服务搭建了实践平台。让“青禾”精神在更广阔的乡村沃土生根发芽,为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持久活力。
“青禾”团队以艺术创作为载体,将专业所学与乡村振兴实践有机结合,展现了青年学子服务基层的使命担当。文旅学院将以此为契机,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,深化实践育人内涵,通过持续创新社会实践形式,推动更多优秀学子投身乡村振兴事业,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。


